2024高中二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其答案

点击数:422 | 发布时间:2024-12-31 | 来源:www.engleezy.com

    1、选择题:
    1、下列物质是有机物的是
    A.氰化钾 B.碳酸氢铵C.乙炔D.碳化硅
    2、下列变化是加成反应的是
    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乙烯通入溴水
   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 乙烯燃烧
    3、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,得到2-甲基丁烷,该炔烃是
    A.2-甲基-1-丁炔 B.2-甲基-3-丁炔 C.3-甲基-1-丁炔 D.3-甲基-2-丁炔
    4、甲、乙两个相同的电解槽,如图所示连接a,b,c,d均为铂电极,通电后发现a极板处有气体放出,c极板水平增加,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
    A.甲槽中溶液是H2SO4,乙槽中溶液是NaOH
    B.甲槽中溶液是NaOH,乙槽中溶液是AgNO3
    C.甲槽中溶液是AgNO3,乙槽中溶液是CuSO4
    D.甲槽中溶液是CuSO4,乙槽中溶液是H2SO4
    5、用惰性电极达成电解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    A.电解稀硫酸溶液,实质上是电解水,故溶液pH不变
    B.电解稀NaOH溶液,要消耗OH–,故溶液pH减小
    C.电解硫酸钠溶液,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:2
    D.电解氯化铜溶液,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:1
    6、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,放电时作原电池;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,一个接线柱旁标有“+”,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“-” ;关于标有“+”的接线柱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:
    A.充电时作阴极,放电时作正极 B.充电时作阳极,放电时作负极
    C.充电时作阴极,放电时作负极 D.充电时作阳极,放电时作正极
    7、制取一氯乙烷,使用的办法是
    A.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 B.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
    C.乙烷和HCl用途 D.乙烯和HCl加成反应
    8、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
    A.丙烯 B.1-丁烯 C.2-戊烯 D.2-甲基-2-丁烯
    9、不同CH4、C2H4 、C2H2 的最浅易办法是
    A.分别通入溴水 B.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
    C.分别通入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D.分别在空气中点燃
    10、已知①丙烷②正丁烷③异丁烷④2-甲基丁烷⑤己烷,上述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
    A.①③②④⑤B.⑤④③②①C.①②③④⑤D.⑤①②④③
    11、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体烃和足量的氧气,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,容器内气体体积维持不变,若气体体积均在120℃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,这种气态烃是
    C4H8 C2H6 C2H4 C3H6
    12、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中,比乙烯含碳量高的是)
    A.甲烷和丙烯 B.乙烷和丁烯
    C.环丙烷与丙烯 D.丙烯与丙炔
    13、下列对乙烯分子结构描述中,错误的是
    A.双键键长小于乙烷中碳碳单键键长 B.分子里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
    C.双键键能是乙烷中单键键能的2倍 D.分子中碳氢键之间的夹角是120°
    14、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,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,该电池能长期维持稳定的放电电压。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:
    3Zn + 2K2FeO4 + 8H2O 3Zn2 + 2Fe3 + 4KOH
  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
    A.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,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
    B.充电时阳极反应为:2Fe3 – 6e– + 10 OH– = 2 FeO42– + 8H2O

    C.放电时负极反应为:3Zn – 6e– +6OH– = 3Zn2
    D.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
    15、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
    电池,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,在200 oC左右时供电,
    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。电池
    总反应为:C2H5OH +3O2 = 2CO2 +3H2O, 电池示意如右图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
    A.a极为电池的负极
    B.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
    C.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:4H+ + O2 + 4e– = 2H2O
    D.电池工作时,1 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 mol电子转移

    2、选择题

    16、等物质的量的与Br2起加成反应,生成的产物可以是
    17、a mL三种气态烃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后,恢复到原来情况气体体积共缩小2a mL,这三种烃可能的组合是
    A.CH4、、C2H4、C3H4 B.C2H6、C3H6、C4H6
    C.CH4、C2H6、C3H8 D.C2H4、C2H2、CH4
    18、描述 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,正确的是
    A.6个碳原子大概都在一条直线上 B.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条直线上
    C.6个碳原子大概都在同一平面上 D.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
    19、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:Fe+2Fe3+= 3Fe2+,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
    铜片、铁片、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
    石墨、铁片、Fe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
    铁片、锌片、Fe2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
    银片、铁片、Fe2溶液组成的原电池
    20.a mol C2H2跟b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,当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,生成c mol C2H4。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,生成CO2和H2O,所需要氧气的物质的是A.mol B. C. D.mol

    2024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试题及其答案第Ⅱ卷
    3、实验题
    21、l,2-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,常温下是无色液体,密度2.18 g·cm-3,沸点131.4℃,熔点9.79℃,不溶于水,易溶于醇、醚、丙酮等有机溶剂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所示装置制备1,2-二溴乙烷。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H2SO4的混合液,试管d中装有液溴.

    填写下列空白:
    写出本题中制备1,2-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.
    安全瓶b可以预防倒吸,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不是发生堵塞.
    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    容器c中NaOH溶液有哪些用途是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    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,用适量的液溴.当溴全部褪色时,所消耗乙醇和浓H2SO4混合液的量比正常状况下超越很多.假如装置的气密性没问题,试剖析其可能是什么原因。
    22、已知pH为4-5的条件下,Cu2+几乎不水解,而Fe3+几乎完全水解。某学生用电解纯净的CuSO4溶液的办法,并依据电极上析出Cu的水平与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水平,过程如下:
    回答下列问题:
    加入CuO有哪些用途是 。
    步骤②中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,则A、B分别连直流电源的 和 极。
    电解开始后,在U形管中可以察看到的现象有:
    。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。
    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 。
    称量电解前的电极的水平;电解后,电极在烘干称量前,需要用蒸馏水冲洗;刮下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铜,并清洗,称量;电解后烘干称重的操作中需要按“烘干→称量→再烘干→再称量”进行;在有空气存在的状况下,烘干电极需要用低温烘干的办法。
    铜的相对原子水平为 。
    4、综合题
    23、依据有机化学命名原则,判断下列命名是不是有错误,若有错误请依据所要反映的化合物的结构给予重新命名。
    2-乙基丙烷: 2,4-二乙基戊烷
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  3,3-二甲基-4-乙基己烷 2,4-二甲基-6,8-二乙基壬烷
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  24、充分燃烧2.8g某有机物A,生成8.8g CO2和3.6g H2O,这种有机物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条件下N2的2倍。
    ① 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。
    ② 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
    ③ 若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峰,确定其结构,并用键线式表示。
    25、有一硝酸盐晶体,其化学式为Mx·yH2O,相对分子水平为242.0。取1.21g该晶体溶于水,配成100mL溶液,将此溶液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,当有0.01mol电子发生转移时,溶液中金属全部析出。经称量阴极增重0.32g。求:
    金属M的相对原子水平及x、y。
    电解后溶液的pH。

    2024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试题答案
    1、选择题:
    1、C 2、B 3、C 4、B 5、D 6、D 7、D 8、C 9、D 10、A
    11、C 12、D 13、C 14、A 15、D
    2、选择题
    16、AB 17、A 18、BC 19、CD 20、C
    第Ⅱ卷
    3、实验题
    21、
    解说:本题通过乙烯和Br2加成反应制取1,2-二溴乙烷.其中问题②是涉及物理、化学和科学间综合题目,安全瓶b可以预防由于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的倒吸现象,同时可以检查试管d是不是堵塞。当试管d堵塞时,则装置中产生气体不可以准时排出而引起试管d之前的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,因此b瓶中水面降低,玻璃管中水柱会上升;问题④中消耗乙醇和浓H2SO4混合液的量比正常状况多是什么原因有两个,其一是由于产生的乙烯速度太快,当乙烯通过d管时,没与液溴充分接触而反应,而浪费了一部分乙烯;其二是制取乙烯时反应液的温度没飞速上升到170℃而产生乙醚,乙醚不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.本题缘由一容易漏答,而缘由二容易错答为乙醇和浓H2SO4用途,乙醇部分炭化,进一步与浓H2SO4反应生成CO2、SO2使反应物降低,故消耗乙醇和浓H2SO4多.错误缘由是生成的SO2也能使溴水褪色.


    b中水面降低,玻璃管中水柱上升,甚至溢出.
    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。
    缘由:a乙烯通过液溴过快.b实验中,乙醇和浓H2SO4混合液没飞速达到170 ℃
    22、
    通过消耗H+而调整溶液的pH使之升高,其目的是使Fe3+完全水解形成Fe3沉淀而除去
    负;正
    石墨上有气泡逸出,溶液颜色变浅
    2Cu2++2H2O = 2Cu↓+O2 ↑+4H+
    A、B、D、E。
    11200n/ V
    4、综合题
    23、
    错 2-甲基丁烷 错 3,5-二甲基庚烷
    对 错 2,4,6-三甲基-6-乙基癸烷
    24、
    ∴ 该有机物A的分子式C4H8
    可能的同分异构体为
    CH2=CHCH2CH3, CH3-CH=CH-CH3,若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峰,则A为 □ 。
    25、
    金属M的相对原子水平为64
    x=2、y=3;
    pH=1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(https://www.xftgo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

  • 中国人事人才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